最近中新國教改革

Pey-pey

本論文全文可至各校教育相關圖書館查詢,請勿隨意引用或抄襲,否則自負新加坡法律刑責.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碩士班論文校內初稿口試
口頭報告摘要

「最近中新國民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之剖析

指導教授:楊國賜教授
研 究 生:Pey-Pey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七日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背景

教育改革是世界的潮流。我國為因應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及回應教育改革團體和「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所提的建議也提出教育改革的構想。我國與亞洲是生命共同體。新加坡是華人社會在世界上成功的例子之一。
新加坡與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就文化面而言,新加坡的華人人口佔其總人口比率的76%,兩地的華人同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同具有勤奮、節儉、刻苦耐勞和求生存的強烈意志的特性,兩國也同時受到不同程度西化的影響。就教育面論之,兩國政府均重視國民的教育與訓練,期培育高科技人才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就經濟面而言,兩國皆缺乏天然資源,同屬地狹人稠的區域,國內市場狹小,均賴採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策略,並致力於技術升級。就政治面而言,兩國皆立足於政治敏感性地帶,我國面臨海峽對岸統一的政治性壓力;新加坡則面臨馬來西亞與大馬民族的壓力。就歷史淵源而言,兩國早期皆屬移民社會,且曾為他國的殖民地。就國家政策而言,皆屬某種程度的中央集權結構的政策執行方式,兩國皆希望以經貿為主軸,找出國家生存之道。
新加坡以經貿與國家競爭力見長於世界,且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新加坡的教育改革與國家整合密切相關,並與新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等結構變遷相呼應,並因應社會結構的變遷提出不同的教育改革。新加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國際化、民主化、自由化、多元化等目標,並且是求取高品質、無耗損率教育的手段。
新加坡與我國於90年代同時提出對教育改革的構想,並形成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我國教育當局早於民國79年起提出《自願就學方案》、《國中技藝教育改進方案》、以及希望自民國85年起能全面實施十年國民教育的構想(毛連塭,民83:7)。但教育改革的具體行動隨著政府於83年(1994年)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及提出官方的教育改革報告書以後,教育改革的理念與目標漸漸明朗化,並於民國83年(1994年)至87年(1998年)間提出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有1994年《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1994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諮議報告書》、1995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二期諮議報告書》、1995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三期諮議報告書》、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四期諮議報告書》以及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1998年《邁向學習社會》教改白皮書等。相對地,新加坡於1990年以後提出的教育改革報告書有:1991年《改革小學教育方案》(Improving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報告書;1991年《建立一個穩固的基礎》(Building a Firm Foundation);1992年《華文教學檢討委員會的18點建議書》(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in Singapore);1995年《我們-你、學校和教育部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文宣報告;1995年《新加坡中學教育》文宣報告等,逐漸呈現出新加坡教育改革的目標與方向。國家的報告書通常關係著政府政策的轉變、走向、以及對當時社會環境的回應。有鑑於新加坡國際化的成功地位與近似同文同種的文化背景,是一個值得我國參考研究的國家,以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借鏡。
新加坡與我國在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形成的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兩國皆是由總統或總理先提出報告書的構想(謝文全,民85:332-333;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a:11),但較不同的是新加坡教育部是主導單位之一,然我國教育部則否。兩國皆設立委員會作為研議機構,且較似臨時委員會性質,不同的是組織成員不同。兩國都是要解決教育面的問題,並提升國際化能力,但解決問題的形態不同,新加坡偏向採問題解決的方式;我國則採立定長遠目標、願景以及規劃藍圖為主等。
此外,新加坡在教育上也同時面臨許多與我國相同的問題。就教育改革的背景而言,兩國皆有升學壓力過大(謝文全,民85:325-327)、延緩分流(楊瑞文,民84:288;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e:46-49)等教育面的問題,因此提出延緩分流、學制改革(楊瑞文,民84:294;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e:46-54)、資訊課程的改革(楊瑞文,民84:304-30;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e:38)、以及提高學校品質與成就(楊瑞文,民84:308;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e:53-62)等。不同的是新加坡在90年代所提出的報告書中的內容偏重於中小學教育改革、以達到教育耗損率為零的目標,並試圖解決關於西化所衍生出的華語文教學的問題(楊瑞文,民84:291-313);我國則以解構中央控制、教育鬆綁、發展適才適性的教育、倡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等(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e:21-70)。
由於國民中小學(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屬兩國的「國民教育階段」,影響兩國的國民素質、國家整體國力甚遠,是國家教育的基礎,也是兩國國民成長必經的階段,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與生存影響甚巨,因此本研究的焦點將放在兩國的中小學教育的比較上,以兩國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為主要探討的資料。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第一、鑑於過去的比較研究所比較的對象,多數與我國的人文脈絡、思想背景差異極大的國家。因此,本研究為克服以往研究不足之處,採與我國的人文脈絡與思想背景等較相似的國家,以改進過去比較研究的缺點。
第二、目前國內對新加坡的研究忽略教育在新加坡國家進步的地位。國內對新加坡教育的研究大多偏重它的政治、經濟、社會、公共政策等的研究,對社會整體改造的要素-教育的因素的涉獵較少,致使對新加坡的政治、經濟的成就的印象過度膨脹,造成對其教育理念與措施有所扭曲與誤解,造成我國對新加坡教育工具化的觀點。
第三、用比較的方法研究新加坡的教育缺如。教育改革是國家邁向更高品質教育與最高教育品質產生的關鍵性步驟,它規劃了國家對其教育走向與革新的路線,跨國的比較研究可以知己知彼、見賢思齊,並從中學取他國的經驗。
第四、過去關於教育改革報告書的研究比較偏重在內容評析的層次,較忽略教育改革報告書的背景、形成、及跨國理念的分析比較。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在教育近似中央集權的國家有著領導教育趨勢的關鍵地位,也是國家對教育問題的回應。社會結構背景對於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的形成居主導性因素;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的形成往往決定了該項政策的實行與否以及政府對整個社會價值的權威分配(authoritative allocation of values)(Easton,1953:125-141);跨國教育改革的比較才能克服自我的盲點與見樹不見林之弊。
第五、我國與新加坡於1990年以後有一連串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的提出,並且引起許多教育的改革,而國家的教育報告書又關係著該國對其未來教育的理念與目標,其重要性匪淺。因此,本研究擬從事我國與新加坡90年代關於兩國國民中小學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的比較研究。

二、研究目的

為了達成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較1990-1998年間我國與新加坡所提出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研究的內容包括:我國與新加坡1989年以前國民教育發展之回顧、兩國國民教育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形成的背景、國民教育改革的理念中有關學校制度、行政措施、課程教學(謝文全,民85:325-342)及技職訓練的構想,並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對我國與新加坡國民教育改革的建議。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四:

(一)描述中新1989年以前的國民教育發展;
(二)分析1990至1998年間中新國民教育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形成的背景;
(三)比較1990至1998年間我國與新加坡有關國民中小學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教育理念中有關學校制度、課程教學、行政措施及技職訓練的構想;
(四)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對我國與新加坡國民教育改革的建議。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文獻分析與比較研究,以探討我國與新加坡有關國民中小學改革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及其相關資料,並加以描述、解釋、併排以及初步性的比較。

(一)文獻分析

1.我國資料部份,擬探討行政院成立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公布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四期和《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以及教育部發行的《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學習社會》等為主,兼以參考相關著作,主要包括:
(1)民國83年(1994年)《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2)民國83年(1994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第一期;
(3)民國84年(1995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第二期;
(4)民國85年(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第三期;
(5)民國85年(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第四期;
(6)民國85年(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
(7)民國87年(1998年)《邁向學習社會》教改白皮書;

2.新加坡部份則以1991年提出的《改革小學教育方案》(Improving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報告書、《1991年國民中學教育指引》(The Education System(1991)-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Secondary Schools)、《1991年國民小學教育指引》(Education System(1991)-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Primary Schools)、1991年《建立一個穩固的基礎》(Building a Firm Foundation)以及1992年《華文教學檢討委員會的18點建議書》(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in Singapore)、1995年《我們-你、學校和教育部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文宣報告、1995年《新加坡中學教育》文宣報告等為主,輔以參酌新加坡公共事務部門(Public Affairs Division)發行有關國民教育的文宣以及新加坡教育部發行的《新加坡教育》(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等,以及收集相關的著作等。
但由於《1991年國民中學教育指引》(The Education System(1991)-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Secondary Schools)、《1991年國民小學教育指引》(Education System(1991)-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Primary Schools)兩冊為新加坡國家機密文件,經公文往返後仍不允許筆者正式引用,因此新加坡有關國民教育之官方教改報告書部份主要包括為:
(1)1991年《改革小學教育方案》(Improving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報告書;
(2)1991年《建立一個穩固的基礎》(Building a Firm Foundation);
(3)1992年《華文教學檢討委員會的18點建議書》(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in Singapore);
(4)1995年《我們-你、學校和教育部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文宣報告;
(5)1995年《新加坡中學教育》文宣報告;
(6)輔以參酌公共事務部門(Public Affairs Division)所發行之有關國民教育之文宣、新加坡教育部發行的《新加坡教育》(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等,以及收集相關的著作等。

3.此外,擬參考《國際國家教育制度百科全書第二版》(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national systems of education(second edition) (Postlethwaite(ed),1988:5476-5485;1995:864-874)中有關新加坡國民教育的文獻等。

4.擬參考我國與新加坡對自己國家教育改革的陳述與評論。

(二)比較研究
本研究參考並修正貝瑞德(George Bereday) 的比較教育研究法中所提出的四個研究步驟:描述、解釋、併排、與比較,來進行比較研究(王家通,民80:113-120),並依本研究需求採取部份的研究步驟。就第四步驟的「比較」部份,本研究於併排後並不形成假設,而直接找出相似、相異點,進行說明式的比較,以處理比較部份,見表一得知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關係。

1-1.1:研究方法表

研究方法與處理

研究目的

描述

1.描述我國與新加坡1989年以前國民教育的發展;

描述、解釋、併排、說明式比較

2.分析19901998年間我國與新加坡有關國民教育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形成背景;

描述、解釋、併排、說明式比較

3.比較19901998年間我國與新加坡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教育理念中有關國民中小學之學校制度、行政措施、課程教學及技職訓練的構想;

綜合結論

4.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對我國與新加坡國民教育改革的建議。


本研究之所以採貝瑞德的研究方法的原因是因為:貝瑞德的研究方法是希望透過嚴謹的邏輯分析,建構出一套嚴謹的、科學的、系統化的比較教育研究模式。貝瑞德所提出的「描述
-解釋-併排-比較」模式,目的在發展一個可供分析與比較的邏輯形式,依此步驟進行比較研究,可以減少因文化偏見或我族中心主義所帶來的誤解,以期獲得更客觀、正確的結論。
本研究之所以修正貝瑞德比較研究方法的原因是因為:貝瑞德的比較研究著重於教育制度的比較,與本研究所處理的主題
-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的理念與政策分析的性質有些不同,因此根據本研究的需要,修正貝瑞德的比較教育研究法。此外,貝瑞德對於相同、相異的區分過於「概括性」(洪雯柔,民86),在從事實務性的跨國比較時,常會從比較點切入後,所欲比較的事物意義不完全相等或相異的問題,因此本研採「相似性-與相異性」(吳敏華,民86)的說明或是用相對性的比較方式。
就第四步驟的「比較」部份,本研究採說明式的比較的原因是:說明式比較方法是用於無法應用對稱比較的資料上,將各國的相關資料隨時穿插引入,以說明欲比較的觀點,對資料是否達到對稱的要求較不考慮。資料不對稱的原因是因為:


(一)各國或區域的制度及資料本來就很難對稱。

(二)各國制度及資料雖彼此有對稱,但研究者一時也無法完全收集齊全。

基於這個原因,說明式比較較適合這樣的使用時機。在進行說明比較時,只能依據比較資料所隱含的意識加以分析,以充實抽象或假設性的社會學分析,藉以加深深度與充實內容。本報告所形成比較點,將作為衡量的尺度,比較出兩國教育改革的「偏向」,這是一種相對性的比較,而不是一種決定性的「是-否」或「有-無」的分類,透過比較研究借鑑到他國的長處。




二、研究步驟

表1-1.2:研究步驟(本研究假構參考王家通,民80:118;李家宗,民86:5)

研究類型

研究步驟

研究方法

研究處理

區域

第一步驟:
描述

收集資料與客觀描述教育事實

收集我國與新加坡兩國國民教育發展與其相關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的資料,並客觀描述兩國國民教育改革的發展與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產生的背景;

研究

第二步驟:
解釋

根據其他學科的知識探討第一步驟的資料,並加以簡單的比較

根據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解釋有關國民中小學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產生的背景;

比較研究

第三步驟:
併排

尋求相似性與相異性

尋求兩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產生的背景、有關國民教育的學校制度行政措施、課程教學以及技職訓練的構想之相似性與相異性;

 

第四步驟:
比較

依選定問題同時比較-說明式比較

說明式比較與評析19901998年間我國與新加坡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產生的背景,以及國民教育的學校制度、課程教學、行政措施及技職訓練的構想,並得出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範圍、研究限制與名詞界定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比較中華民國(the Republic of China)、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兩國政府在1990年至1998年的中央、教育部所發布的有關改革國民教育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或是官方為推動國民中小學的教育改革,由行政部門通過設立委員會,並聘請其研議,作為日後改革國民教育的參考,其所公開發表的正式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為主。
本研究範圍包括:新加坡與我國國民教育的發展、1990至1998年兩國改革國民教育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形成的背景、改革國民中小學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中,有關學校制度、行政措施、課程教學及技職訓練的構想,並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對我國與新加坡國民教育改革的建議。

、研究限制

(一)由於在新加坡內政部公安法令下,將語文、宗教、種族、教育列為政治上敏感問題,不允許公開集眾談論,否則將可能以顛覆國家安全為罪名、被拘捕,不必公開審訊,長期囚禁(楊瑞文,民85:286)。為求政治穩定,社會建設性發展,許多敏感性問題不允許談論(楊瑞文,民85:291)。因此在收集資料上會有所限制與顧忌。
(二)我國與新加坡教育部並不是年年出版教育報告書或官方報告書,因此資料常付之闕如,只能從較零碎的相關的方案、指引、和建議書、教育年鑑等,找尋有關政府的教改理念與動向。
(三)礙於與中共的敏感性因素,如由政府機關發文者,多給與低調處理,或不予回應。
(四)由於筆者所處理的內容部份在新加坡國內是屬於不公開的文件,所以在新加坡國內尚無相關研究和討論,教育部與學者對政府措施的批評也三緘其口。
(五)1995年以後新加坡有推行一些計畫,但由於不是報告書的型態,為求審慎,筆者將研究的報告書在相關章節中一一列出,以便往後相關研究者加以修正、參考。

三、名詞界定

「中新」其中的「中」為中華民國(the Republic of China)台灣地區;「星」則是指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90年代」在本文是指1990-1998年,也就是我國民國79年至民國87年間,這期間中華民國、新加坡皆提出許多改革國民教育的構想,並提出正式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
「教育改革」(educational reform)是指新世紀的教育理想,應於新世紀中儘速完成,進而持續評鑑研究發展,而非指新世紀開始即要完成的改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民83:4)。改革(reform)是革新、改良、改造的意思(吳佳倩,民81:3423;陳任廣,楊義名,民78:288)。因此本文中的「1990至1998年的國民教育改革」或「90年代的國民教育改革」是指該國對於新世紀國民教育的理想,欲於1990至1998年中儘速完成,進而持續評鑑研究發展。
「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是指中央、教育部或其官員所公布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方案報告書、教育指引、建議書,或是官方為推動教育改革,由行政部門通過設立委員會,並聘請其研議,作為日後教育改革參考,所公開發表的正式報告書、或由中央行政首長或總理所公布之有關教育改革的官方報告書,但並不包括民間教育改革報告書與未實行的官員集體或個人的政策承諾。
「國民教育之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就是指政府為了改革國民教育所提出的官方、正式的教育改革報告書。就我國資料的部份,即是行政院成立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公布的83年至85年(1994年至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議報告書》四期和85年(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以及83年(1994年)《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87年(1998年)《邁向學習社會》教育改革白皮書為主;就新加坡部份,則以1991年提出的《改革小學教育方案》(Improving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報告書、1991年《建立一個穩固的基礎》(Building a Firm Foundation)、1992年《華文教學檢討委員會的18點建議書》(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in Singapore)、1995年《我們-你、學校和教育部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文宣報告、1995年《新加坡中學教育》文宣報告等為主。在本研究中簡稱為教育改革報告書、教改報告書或報告書。
「國民中小學」是指我國的公立國民小學學校(primary schools)教育六年以及國民中學學校(junior high schools)教育三年,但包括延長以技職教育為主的第十年國民教育;新加坡則為公立小學學校(primary schools)教育六年以及中一至中三共三年的公立中學學校(secondary schools)的教育。在本研究中所指的「國民中小學」的教育是指一般國民中小學學生在學校內所受的教育,指的是教學的內容與方式,在本研究中限定在學校制度、課程評量、行政措施和技職訓練,但不包括中小學教師的師資培育、實習、進修與訓練、教育行政體制、學校行政體制、學校以外的教育以及特殊議題的原住民教育、特殊教育等。
「剖析」是指利用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獻探討的方式,對兩國有關改革國民教育的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加以研究分析,以資學習借鏡。
「最近」是指90年代,約指1990-1998年五月以前。
「最近中新國民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官方教育改革報告書之剖析」,是針對我國與新加坡在1990年至1998年中政府所提出或具官方性質、且有關於國民教育改革的報告書加以剖析,以獲得兩國為因應新世紀來臨,所希望達成國民教育的轉變與改革的理念,希冀經由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對兩國未來國民教育改革提出相關的建議。

本研究結論和建議:
(一)對我國的建議

教育改革本身,教改的模式應採一種定期、循環式革新的方式,必須通盤性的考量,事先作好教育計畫,綜合「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的改革方式,應採取一種問題導向、目的導向的方式,拉近教育目標與實際目標的差距,建立教育改革的永久機制,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以一種持續性革新的模式。重視推動教育改革之政府形象的經營,兼顧「教育本身的目」與「實用的目的」。參與擬定的層級需在提高,並將報告書應提高到國家政策的地位,教育改革必須呼應到民眾的需求、鼓勵民眾的參與,這樣的教育改革才能獲得大眾的共鳴與支持。在教育法制尚未完善的建立之前,教育仍需受政府的管理與監督。改革教育需先改革我國「人際關係網路」的型態。教改報告書需具有實務性、策略性、步驟性的特色,教改報告書不僅是凝聚共識,必須要有政策指示的功能, 政府在推動教育改革上,必須採更主動的方式。教育改革的理想必須具體,具有實施策略以及評估,應由教育部統籌執行。自由市場觀點的實施必須注意到教育貶低的現象。教育改革的目標應更具體、清楚,教育改革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動態歷程,而不是達成目標的「靜態結果」,教育改革必須以自身傳統為根基,教育改革必須有強而有力的政府而推動,才較具有管理上的效益。

國民教育改革的建議:對於升學壓力的處理上,最重要是要調整學制的彈性,精簡教育體制,使教育管理更有效益。教育改革應同時重視道德教育的灌輸與儒家文化的闡揚,教改必須重視國家整體的考量以及加入國際經濟競賽的需求,在教育改革中必須加重國民教育的比例。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為主要考量之下,我國應採取人力資源培育與國家整體計畫的執行,國民教育階段仍需規劃基本的技職訓練,規劃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市場的接受性、加強學校與就業職場的連繫以及未來升學進路問題。在提昇教師專業上,必須採取較直接的作法,就語言教育而言,我國應再加重英文的學習。在減輕課程壓力部份,我國可以將學前教育階段的課程納入規劃。應設立技職訓練的專責機構,負責國民教育階段以及中途輟學學生的技職訓練,技職教育的目標應更積極,不應只是提供給不想唸書的學生,並應提昇技職教育的地位。
(二)對新加坡的建議

教育改革本身而言,每一次的教育改革需作跨世紀的整體評估與規劃,仔細評估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教育改革應兼顧整體教育的考量,作全盤性的評估。教育改革必須綜合「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的改革方式,並擴大執行者的參與,教育改革應兼顧「教育本身的目」(個人的目的)與「實用的目的」(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改革必須呼應到民眾的需求、鼓勵民眾的參與,這樣的教育改革才能獲得大眾的共鳴與支持,教改應重視社會平正義的原則,重視個人的需求,教改報告書不僅是政策指示的功能,必須要凝聚人民與政府的共識,教育改革應具有人文主義的素養,尊重人的基本人權,教育改革需具有較遠大的理想和前瞻性觀點,不能只是停留在實用的層面。

國民教育的建議而言,國民教育應採義務教育的性質,才能保障國民的基本就學權利,同時,國民教育應引進終身教育的觀點,強調形成學習型社會,將教育的功能擴大到學校教育之外。應斟酌給予地方自主權,發展地方特色,這樣較具民主的精神。在提昇教育品質上,應重視教育機會均等原則以及教育優先區的概念。就語言教育而言,應再加重華文的學習,並針對各科建立一套補救教學系統。技職教育的目標應更積極,不應只是提供給不想唸書的學生,並應提昇技職教育的地位。

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若能以一套完善的教育改革理論來分析,必能有助於理論的建構。引用資料需經原作者與單位的同意,以免誤觸星國法律。希望往後的研究者能挖掘更多相關資料將本議題更新,並從事較微觀的、跨民族的比較研究,探討馬來西亞與英國的教育與理念,以及將報告書與實況作比較,將新加坡作為泛亞研究的據點,以作為從事整個東南亞、或是泛亞的研究的基礎。

參考本研究需注意事項,本研究中之第四章第二節90年代新加坡國民教育改革報告書的第四、第五本報告書,為新加坡不公開文件,如需引用需經新加坡教育部學校署同意(School Division),更不能出版,筆者特此公告,以免往後研究者被新加坡政府提起公訴。

z
章節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研究範圍、研究限制與名詞界定

第二章 中新國民教育發展之回顧

第一節 我國1968年至1989年間國民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新加坡1965年1989年以前的國民教育的發展
第三節 探討中新兩國國民教育的發展

第三章 比較中新90年代國民教育之官方教改報告書形成的背景

第一節 我國90年代國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形成的背景
第二節 新加坡90年代國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形成的背景
第三節 比較中新90年代國民教育報告書形成的背景

第四章 評介90年代中新國民教育之官方教改報告書

第一節 90年代我國國民教育改革報告書
第二節 90年代新加坡國民教育改革報告書
第三節 評析90年代我國與新加坡國民教育改革報告書

第五章 比較中新國民教育之官方改革報告書的構想

第一節 學校制度方面
第二節 行政措施方面
第三節 課程教學方面
第四節 技職訓練方面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書目
             作者;Pey-pey              1999/09/06 AM 01:03:50